隨著由ChatGPT引發的AI搜索之戰全面打響,人工智能現已成為股市最熱門的領域。盡管目前最為熱門且被看好的莫過于微軟和谷歌的雙雄對決,但中國市場的火熱目光也投向了技術為“核心生產力”的各大互聯網企業。
(資料圖)
當下,國內互聯網大廠們均表示已涉足類似ChatGPT和AIGC項目。而也有一些“小廠”亦試圖進行彎道超車,蹭上技術迭新的“風口”。
近期,在美股上市的醫學互聯網平臺企業眾巢醫學(ZCMD.US)宣布將ChatGPT應用于臨床醫生提供臨床決策輔助,按理應成為潛在標的,卻慘遭股價“一輪游”,究竟是何緣故?
ChatGPT應用風口正當時
公開資料顯示,所謂ChatGPT是由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OpenAI在2022年11月30日發布的全新聊天機器人模型,一款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ChatGPT能夠通過學習和理解人類的語言來進行對話,還能根據聊天的上下文進行互動,真正像人類一樣來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寫郵件、視頻腳本、文案、翻譯、代碼等任務。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自功能多樣的ChatGPT推出兩個月后,在今年1月就吸引了全球超過1億用戶的注意力和想象力,并引來包括特斯拉(TSLA.US)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和微軟(MSFT.US)的投資。起初,微軟向OpenAI投資了10億美元,并隨著OpenAI將ChatGPT整合到其應用程序中,將投資額追加至100億美元。
這也讓ChatGPT在2023年的資本市場上引爆了有關AI的話題,不可否認的是,其中已經涌現了一大批潛在的受益者。2023開年以來,受多家科技巨頭涉足類似ChatGPT和AIGC項目消息影響,ChatGPT概念股表現均非?;钴S。
在中國公司中,百度、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大廠均表示已涉足類似ChatGPT和AIGC項目。如騰訊表示,在ChatGPT和AIGC相關方向上已有布局,基于在AI大模型、機器學習算法以及NLP等領域的技術儲備,將進一步開展前沿研究及應用探索;阿里版的ChatGPT新品已經處于內測階段;快手正在開展大規模語言模型(LLM)相關的研究,并啟動了相應專項,聚焦于用戶體驗的提升以及業務場景融合;小米在ChatGPT領域有豐富落地場景,包括小愛對話、機器人等。
2月8日,美股上市醫學互聯網平臺公司眾巢醫學宣布,為進一步提升患者體驗,其將ChatGPT運用于其現有平臺的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提升圖文、視頻等內容生產,及時回應和互動患者,及管理患者情緒和體驗的效率。此外,患者將會被提醒由ChatGPT提供的內容將只為用戶提供參考和便利性,而不應用于診斷或治療目的。
俗話說得好,站上了風口,豬都可以起飛。然而,這席卷全球的風口也絕非一般企業能夠“蹭”得上車。事實上,這也并非第一次因技術革新而帶來的資本狂潮,恰如此前“區塊鏈”、“元宇宙”等新興技術的普及,市場上有一批公司脫穎而出,自然也有一批公司在潮水退去時“裸泳”。
苦蹭風口,眾巢醫學卻難有競爭力
回顧眾巢醫學的發展歷史,其初期主要為醫藥企業、行業學會等機構提供純線下醫學培訓,而后上線了醫學慕課平臺,開始提供在線的學習方式,其發展重心便轉向線上醫學慕課業務,隨后從新三板摘牌轉戰美股上市。
盡管名字讀作醫學,但眾巢本質上還是一家為醫護工作者提供在線醫療保健信息及教育培訓平臺和患者管理服務的互聯網科技公司,不僅與具有研發能力的傳統醫藥或創新藥企有著本質上的差別,同時也難以追趕諸如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丁香園等互聯網醫療領頭企業。
從財報上來看,眾巢醫學的近年境況似乎并不太妙,其多部分收入來自于藥企,早在上市伊始,其客戶集中度較高的風險就曾被市場詬病?,F在看來,該公司上市的2020年可謂是“高光時刻”:從營收的維度來看,2020年實現了1798.98萬美元的營收,其增長勢頭到2021年戛然而止,21全年營收下降9.41%至1629.68萬美元,其凈利潤更是下降超九成。
就最新的財報數據而言,該公司的經營狀況似乎有了進一步惡化,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個月,公司實現營收729.54萬美元,同比下降15.32%,凈利潤再降九成,僅錄得9.35萬美元。
而少了預期中所描繪高增長“美好藍圖”的基本面為支撐,眾巢醫學股價亦迅速由2020年2月剛上市時的4.34美元一路下行,最低時甚至跌破1美元化身“仙股”,迄今市值已跌去超過七成。
由此來看,眾巢醫學急需一個的突破口來擺脫當前的困境,除了持續鞏固原有和新拓的藥企客戶,陸續與諸如強生、葛蘭素史克、艾伯維等知名藥企達成合作,還錨向更廣闊的市場。去年9月,該公司的業務新增加腫瘤及其他重大疾病管理業務板塊,將其商業模式從“醫-藥”向“醫-藥-患”拓展,但目前來看收效甚微,難改股價低迷趨勢。
因此,不難理解此次眾巢醫學宣布應用ChatGPT技術為展業增厚砝碼——其在線醫學慕課業務和患者管理服務業務能在線上開展,ChatGPT給出的指導性意見和診斷可以較好輔助醫生進行診斷。不過,這僅僅在2月8日當天引起了市場關注,眾巢醫學股價大漲近20%,隨后便迅速回落。即便后續眾巢繼續細化和跟進這一熱點,之后連續三個交易日累跌15%,股價回到1.13美元,重歸于沉寂。
究其根本,一方面,隨著近年互聯網醫療產業逐漸完善,行業競爭中生態圈逐漸形成閉環,眾巢醫學對互聯網醫療的布局顯得相對薄弱和單一。倘若與業內巨頭企業相較,眾巢醫學的業務體量太小,其線下醫學培訓業務此前受疫情影響,而線上慕課業務影響力有限難挑大梁,腫瘤和其他重大疾病服務業務剛起步不久,發展前景未明,即使應用ChatGPT技術,其用處和覆蓋范圍或許難在展業方面有所建樹。
而另一方面,從財務角度來看,截至2022年6月30日,眾巢醫學當前賬面僅1148萬美元現金,而一項新興技術從誕生到研發再到應用領域,通常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這也意味著大量的資本開支和研發費用,或未來能夠獲得巨額輸血??紤]到當前ChatGPT
的使用上還存在局限性,其盈利模式尚處于探索階段,后續商業化落地進展有待觀察,而當前該公司還在盈虧平衡上掙扎,倘若在此時加碼新興技術,或許將對其整體業績產生不利影響??梢?,對眾巢醫學的估值,還是應該保持謹慎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