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2月17日,銀保監會發布公告依法查處五家金融機構違法違規行為。對中國銀行、民生銀行、渤海銀行、建設銀行、渣打中國等五家金融機構及相關責任人員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合計罰沒38789.9646萬元。
其中,建設銀行總行被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7341.5626萬元,分支機構被罰款12550萬元,9名責任人員分別被予以警告、罰款的行政處罰。
罰單顯示,建設銀行共涉及38項違法違規事實,一是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制度與監管規定不符;二是監管發現問題屢查屢犯或未充分整改;三是向檢查組提供企業出具的虛假證明材料;四是未按規定及時報送案件信息;五是違規發放房地產貸款;六是貸款審查嚴重不盡職,違規辦理虛假按揭貸款;七是違規發放固定資產貸款;八是違規為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提供融資,后期以流動資金貸款承接前期融資。
九是信用卡資金違規流入證券公司;十是違反產業政策為“兩高一?!逼髽I提供融資;十一是小微企業統計數據與事實不符,企業劃型不準確,將大中型企業納入小微企業統計;十二是小微快貸業務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十三是違規收取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費用;十四是違規借貸搭售理財產品;十五是精準扶貧小額貸款資金違規歸集使用;十六是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十七是違規發放貸款掩蓋風險;十八是違規變相突破單一法人客戶授信額度限制。
十九是搭橋貸款業務不合規;二十是流動資金貸款管理違反審慎經營規則;二十一是固定資產貸款管理違反審慎經營規則;二十二是并購貸款管理違反審慎經營規則;二十三是個人貸款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二十四是理財業務風險隔離不符合監管規定;二十五是理財業務投資運作不合規;二十六是違規通過理財業務實現不良資產虛假出表;二十七是違規虛增資本;二十八是面向一般個人客戶銷售的理財產品資金流向不符合規定,違規投資權益類資產。
二十九是理財產品信息登記不及時,部分產品未登記底層資產;三十是理財業務統計數據與事實不符;三十一是理財資金投資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的余額超過監管比例要求;三十二是同業投資業務管理違反審慎經營規則;三十三是債券投資業務未準確計量風險,個別債券風險加權資產計提比例低于監管要求;三十四是串用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掩蓋信用風險;三十五是貼現資金違規回流出票人;三十六是違規向委托貸款借款人收取手續費;三十七是對信用卡業務異常交易行為監控不力導致頻繁套現;三十八是銀行集團并表統一授信管理流于形式。
建設銀行由此被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合計19891.5626萬元。其中,總行7341.5626萬元,分支機構12550萬元。
同時,9名相關責任人同時領罰。時任該行住房金融與個人信貸部總經理王毅、住房金融與個人信貸部副總經理周剛、住房金融與個人信貸部副總經理孫聚賢,三人對該行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個人貸款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個人快貸資金用途監控不力行為負有責任,均被予以警告。
時任建行蘇州分行副行長馮宇被予以警告;時任該行蘇州分行副行長朱斌晨被予以警告并處罰款5萬元;時任該行常熟分行行長黃繼軍被予以警告;時任該行常熟分行副行長陳大鵬被予以警告并處罰款5萬元。時任該行蘭溪支行行長黃煒、時任該行蘭溪三江支行行長葉浩運,均被予以警告并處罰款5萬元;